16世紀時,丹麥天文學家第谷與他同時代的人希望把鐘拿來做科學應用,

不過,就算是當時最好的鐘也還是不夠可靠。天文學家尤其需要一種更好的工具來為星球的運行定時,

以ø出更精確的天文圖。後來,人們認識到「鐘擺」是增進計時裝置精確度與可靠性的突破關鍵。

義大利物理學家兼天文學家伽利略,還有更早的其他人當時都在做鐘擺實驗。

不過第一座擺鐘,是年輕的荷蘭天文學家兼數學家惠更斯(Christian Huygens)在1656年的耶誕節設計出來的。

惠更斯很快就意識到他這項發明的商業與科學價值,六個月內,他就授權海牙的一個地方鐘匠生產擺鐘。

惠更斯觀察到,若擺錘沿著圓弧擺盪,那麼擺動幅度小的時候會比幅度大時振盪得快。

這麼一來,如果鐘擺擺動的幅度稍有變化,時間快慢就會不同。

當惠更斯發現不可能固定擺錘每次的擺盪幅度後,他設計了一種鐘擺的懸架,

使得擺錘會沿著一條擺線(cycloid)形狀的曲線擺盪;這可以彌補圓弧的缺點,不管擺幅多大,

所用的時間都相等(見下表「早期時鐘機械原理的發展<3>擺鐘」)。

擺鐘的精確度是前述時鐘的100倍,將每天平均15分鐘的誤差,改進到每週大約一分鐘的誤差。

發明新計時裝置的消息瞬間傳到各地,到了1660年,英國與法國的工匠都開始發展各自的擺鐘。


鐘擺的出現,不只讓時鐘的需求水漲船高,同時也發展成一種新家具,

很快在各個國家展現出不同的風格:英國工匠設計的鐘殼剛好可以容納時鐘擺動的幅度,

而法國工匠則在鐘殼的外形與裝飾上費盡心思。至於惠更斯,他對時尚流行毫無興趣,

繼續花大部分的時間去改進他的設計,希望可以提供天文觀測使用,

或者解決在航海中定位經度的問題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05年08月01日‧台南市某公園內兩名清純可愛的少女互相嬉戲,在嬉戲當中無意間發現了擺盪原理,

並結合了在廣告產品上的搖晃定律。

1‧使用前請先搖一搖。

2‧避免激烈晃動。

3‧心臟病患者及孕婦請勿參予。

4‧未滿6歲,身高未滿120公分的小朋友請勿參加。

5‧參予前請先填寫保險單及賣身契。(受益人記得要寫:琮尚彬品)

6‧由於定律條約太多,略寫說明幾項................。

如想報名參加者,請來信寄到598台南市轉彎區甩尾路588號66樓‧黃小姐收即可,如人數眾多,請領取號碼牌排隊稍等,如現場秩序太亂,一律按照廁所門上的注意事項,格殺無論或是自己跳樓逃生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05
我‧是‧琮‧尚‧彬‧品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琮尚彬品 的頭像
    琮尚彬品

    【 琮 尚 彬 品 影 像 寫 真 創 作 館 】

    琮尚彬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